灰指甲(甲癣)是由皮肤癣菌等真菌侵犯甲板或甲下引发的慢性感染,表现为指甲增厚、变色(黄白灰褐)、变形或易碎。其传染性强,可能通过共用拖鞋、指甲剪等途径传播,且易与足癣(脚气)并存。治疗需针对真菌特性选择方法,同时结合日常护理降低复发风险。
外用药物是轻度灰指甲的常见选择。抗真菌乳膏、溶液或药膜(如环吡酮胺、阿莫罗芬)可直接涂抹于患甲,通过渗透作用抑制真菌生长。使用前需用指甲锉尽量去除增厚或松脆的甲板,并用酒精清洁甲面,以提高药物吸收效率。疗程通常持续3-6个月,需每日坚持,且效果受甲板厚度和感染深度影响,对中重度病例效果可能有限。
口服药物适合多甲受累或外用效果不佳者。伊曲康唑、特比萘芬等抗真菌药通过血液循环到达甲床,从内部清除真菌。这类药物需严格遵医嘱服用,通常采用间歇冲击疗法以减少肝脏负担。用药期间需定期监测肝功能,避免饮酒或同时使用其他肝毒性药物。疗程一般持续2-3个月,新甲完全替代病甲需3-6个月。
日常护理对巩固疗效至关重要。保持手足干燥,穿透气鞋袜,避免长时间浸泡或接触化学清洁剂,可减少真菌滋生环境。修剪指甲时使用专用工具,剪后及时消毒,防止交叉感染。家庭成员若存在足癣或灰指甲,需同步治疗,避免相互传染。此外,增强免疫力(如均衡饮食、适度运动)有助于降低复发概率。
南京肤康皮肤病研究所提醒,灰指甲治疗需耐心与科学结合。切勿轻信“偏方”或自行停药,以免导致真菌耐药或病情反复。若出现甲板脱落、疼痛加剧或伴随发热等异常,应及时就医排查并发症。早期干预与规范护理是恢复健康指甲的关键。